巴塞隆納自由行(二)米拉之家

2022100110:27
這一趟巴塞隆納旅程就從米拉之家(La Pedrera-Casa Mila)開始認識高第,從住的地方走路大概十分鐘就可抵達,米拉之家位在格拉西亞大道(Passeig de Gracia),灰白色的外觀並不特別起眼,街道周邊有許多漂亮的建築物,一個不留意就會走過頭。之所以沒有事先買票,是因為不確定參觀所需要的時間,無法預估接下來的活動,我們早來所以買票很順利!

興建於1906~1912年,米拉之家是高地落實自然主義極致作品,佩雷‧米拉是巴特婁的好友,因欣賞巴特婁之家的設計而聘請高第為自己建造新宅,作為住家及出租公寓。但前衛奇異的造型被眾人嫌棄,耗費鉅資的米拉也相當不滿,但高第仍舊堅持設計理念完成現今所見的作品。這棟建築曾淪為賭場、補習班、分租公寓,直到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,方才整修重建其美麗。

仔細一看才發現建築物的外觀既無稜線也沒有直線,宛如波浪般的流動造型,外觀除了鍛鐵鑄的陽台外,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裝飾。窗台的鐵欄杆設計靈感來自海草,鍛鐵上刻著拉丁銘文。大樓採用乳白色的原始石材,因此米拉之家又被巴塞隆納人稱為採石場(La Pedrera)。

基本的門票£26,我們加購了有Magical Vision的套票£38,有中文導覽與解說。Magical Vision進場的方向不同,會給我們VR眼鏡套在頭上,透過VR眼鏡可看到教學跟著操作,帶你穿越高第建築的奧秘,高科技的感官觸控,兩隻手不停在空中揮來揮去,音效聲光十足的虛擬之旅,太認真體驗了居然忘記照相。

目前只開放頂摟、部份公寓和展覽廳,參觀路線都有規劃,導覽也很清楚,照著路線走,大體都不會錯過!

二十世紀初公寓的擺設,可以一窺當時資產階級的居家生活。




閣樓建於公寓的最後一層,為了不增加建築物的重量,高地用了270多道紅磚砌成的懸鏈式拱門,每一道拱門的高度都不一樣,這個工法拱門重量輕,易於建造,這是高第建築作品中最富有特色的地點之一。當時作為住戶的洗衣場和儲藏室,現在則是高第建築作品的展示廳。

米拉之家模型,屋主米拉與家人住一二摟,三到六樓規劃為出租公寓,地下室則為停車場,有錢人果然真是會打算。

高第設計的椅子非常吸睛,線條流暢、曲線漂亮,還講究人體工學的設計,大師出手就是不一樣。

米拉之家的天台可以說最不可錯過的重點,除了經典的大樓外觀,天台幾乎包辦了明信片的場景,可想而知人潮也都停留在此處。

到了天台忍不住驚呼高第的童心,不就是排水管跟煙囪,他居然可以這麼費心且這般有趣的呈現,真不知道他的腦子是怎麼運轉的!


難怪很多人說米拉之家的天台猶如外星人的基地,每一座基石造型各異,像戴著頭盔的外星人武士。

老爺說高第的建築工人一定很辛苦,沒有一個地方是好完工的,雖然不一定都是精雕細琢但無一處是平面,沒有三兩三還真做不來!

高第顛覆了天台的美感,打破了無聊、呆版的水塔與排煙管造型。有些煙囪是獨立的,有些則是三個或四個一組,而旋轉外型是符合煙霧空氣動力學的位移理論,處處都是細節。


這四根煙囪覆蓋著綠色玻璃是馬賽克碎片拼貼而成,高第利用廢棄舊瓶的底部和瓶頸,讓玻璃作為防水的保護層,不只色彩美觀還兼具環保,真是太神了。

許多設計令人莞爾

有洞洞的造型大都是通風塔,有助於閣樓的空氣流通。

米拉之家的天台是巴塞隆納的標誌之一,屋頂、樓梯間、通風塔和煙囪,都依著房屋的波浪節奏設計,高第完美的將天馬行空的藝術與實用結合,太厲害了!

從頂樓可以看到整體流線型的波浪,往下看到住戶的窗台。


從天台下來直接進入中庭,可以感受大師對採光的重視。


天井立面和通往二樓的台階造型如正要展翅起飛的蝴蝶,搭配綠色植物、淡彩花卉和水草狀鍛鐵,宛如一座都市中的森林。


天井的設計真是一絕

參觀完大師的作品再出來看米拉之家的外觀,心中滿滿的佩服與讚嘆,得先坐下來消化一下。

米拉之家的售票有很多組合,因為疫情的關係參觀動線、開放時間、票價都有些更動,最好還是上官網確認比較好,官網的文字也有中文版。

也有夜間門票,天台還有特別的光影藝術,我們選擇白天參觀,因為比較好照相。


  •    (悄悄話) 1F
  • <悄悄話留言,不公開>